原标题:做强产业支撑 助力老区振兴——通江着力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综述 ...
原标题:做强产业支撑 助力老区振兴——通江着力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综述
近年来,面对机遇和挑战,通江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围绕市委“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和“通江银耳”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无中生有”、银耳产业实现顺利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批又一批丰硕成果,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从大山深处走来的通江,曾贴着贫穷落后等标签。因为区位劣势,多年来通江工业水平不高,主要以农业产业为主。
弹棉花、榨油、卖农具算是轻工业,煤矿开采算是重工业,其他工业配套设施几乎为零,这是曾经通江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山多地少、基础薄弱……作为传统农业县的通江,想要发展工业经济,可谓困难重重。
面对困难,通江儿女没有轻言放弃。只是,又当如何破局?通江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为此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要建设川东北经济区后发赶超示范地,以文旅康养、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攻方向,打造通江银耳和新能源新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
“要想实现后发赶超,就要充分的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好当地特色产业,才能形成差异化发展,进而‘弯道超车’。”通江县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此通江响亮提出了“工业一业定乾坤”口号,通过发展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奋力推动通江工业高质量发展。
通江到底有怎样的优势?翻开通江地图显而易见,天然气、风电、光电、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丰富,现代交通路网基本成型,发展现代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在“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依托现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产业,统筹推动基础设施补短,成为通江县跑出县域经济加速度的必由之路。
在“工业一业定乾坤”理念的指引下,通江围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题、产业培育振兴主线,掀起了大抓工业、敢抓工业、善抓工业的项目建设热潮。
“起吊、装车!”今年4月1日,位于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的四川家诚阀门机械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景象,随着厂长胡云忠一声令下,航车开始起吊。不到3分钟,一台阀门蜗轮箱便稳稳登上物流车,开启首批共19台“通江造”阀门蜗轮箱出口意大利之旅。
“通江造”阀门蜗轮箱首单出口意大利,是通江县大抓工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通江工业发展蓄势待发、成效初现——
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内,家诚阀门、恒鑫智造、佳韵智造3家企业已建成投产,久硕磁材、通友微电、中膜实业、双合盛电力等4家企业正在装修,即将投产;位于通江县春在工业园的四川芊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海鲜菇生产基地,10个生产车间可日生产菌包6万袋,日产菇40吨,年产值上亿元……
“曾经我们是工业小县,全县的工业公司数量一只手就数得完。如今全县有各类工业公司2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7家,涵盖餐饮、建材家居、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酒类加工等10余个工业门类。”通江县经信局副局长赵宇红介绍,通江的工业从农产品深加工起步,丰富的能源矿产发生质的变化,曾经机械制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能源新材料和通江丝毫没有关系,如今,它们已成为通江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
一个个在建项目推进如火如荼、一个个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在“工业兴县、制造强县”的道路上,通江已然迈出坚实步伐。
8月14日,在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区四川能投巴中(通江)燃气发电工程建设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十余名工人忙着场外路基施工等作业,为机械进场施工作最后准备。
占地面积185亩的四川能投巴中(通江)燃气发电工程建设项目(一期),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外部道路黑化等工作,后续全面入场施工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接入四川电网,预计年上网电量约2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1万吨,将极大提升巴中电网调峰能力,增加电网稳定性。
位于该园区东侧的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在厂房内部,二十余名工人正忙碌进行厂房装修、生产道路建设等工作。“我们确保每天有超过40名工人进场施工,全力冲刺年底试运行目标。”项目负责人陈建宏介绍。
作为通江县2022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是由四川中科森蓝新材料有限公司投建,占地面积80亩,建成Ⅰ型和Ⅱ型年产40万吨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待全部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10亿元、净利润2亿元,带动就业逾100人。
通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快速崛起,既依托于县域内资源丰富的优势,也得益于全县紧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按照“一体规划、高标建设、精细管理”原则,全方面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能加速形成,走出了一条优势资源高质化开发利用的道路。
目前,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已规划面积2.58平方公里(含化工产业园),其中规划工业用地约3000亩,聚焦通江县工业园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定位,推动实施浙川东西部协作兰溪-通江产业园、浙江运达风电通江新能源产业园、通江县超微细粉体新材料科研孵化中心建设、环线道路、城乡天然气一体化建设、巴中燃机天然气发电、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电气设备产业园等8个项目,可带动3000余人就业。
一边是有序建设,一边是忙碌生产。9月29日,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内,通友微电(四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自今年6月项目一期投产以来,该公司生产线便处于火力全开状态。预计今年实现年产值5亿元,创造税收3000万元。
如今,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0家。其中,智能穿戴设备、音响设备制造、家诚阀门制造3家已投产运营,高端电子器件产业集群西部基地生产项目、电气设备制造、软磁材料生产3家正在装饰装修,其余4家正加快项目推进。10家企业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值92亿元,创造年税收9亿元。
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通江银耳是养生滋补上品,具有滋阴润肺、延缓衰老等功效,唐宋就入了药典,清初已享誉中外。得益于出产高品质的银耳,通江又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通江银耳为何出产高品质的银耳?这主要得益于通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银耳的最佳生长季,每当日落之后,缕缕地气升腾转化为团团雾气,雾气遇冷化为雨露,雨露滋润万物生长,这就是“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绝佳生长环境。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受区位交通制约、技术研发落后、产业链条延伸困难等制约,加之假冒伪劣通江银耳泛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通江银耳市场占有率大幅缩减,全县年均产量下滑到不足10万斤。
2017年,全县银耳产量仅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0.3%。通江银耳,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如何才能让银耳产业“起死回生”?2018年,通江出台《关于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决定》,并成立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让银耳继续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第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从2018年开始,通江银耳打破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将银耳生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并按照实际保费的75%进行补贴。该政策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菌种用量是2017年的3.6倍。
第二步,提高菌种质量。通江县有关部门启动了菌种市场专项治理行动,打击和取缔不合格的菌种生产作坊式小厂,确保优质菌种供应;加大科技投入,充分的利用省内外专家学者技术资源,招引高技术人才,研发选育适宜通江环境的优良品种。
第三步,延长银耳产业链。通江开始慢慢地涉足银耳深加工领域,2017年底,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1条段木银耳面膜生产线;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开发系列即食银耳产品,和卖鲜银耳相比,产品产值增加9倍。
对于银耳产业高质量发展,通江县的探索不止于此。按照“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思路,通江快速推进银耳工厂化种植、餐饮加工、多糖及透明质酸提取等标准化生产加工。目前,已成功引进好彩头、福建祥云等国内头部企业,未来生物银耳精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一朵朵晶莹剔透的高品质通江银耳,正在吸引着更多投资者的目光。今年4月14日,通江银耳(好彩头)精深加工项目在通江县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预计2024年4月建成投产。“通江银耳品质优良,这是吸引我们投资通江的主要的因素。”好彩头(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实介绍,该项目将建设银耳饮品、矿泉水、预制菜研发生产3条生产线个。
银耳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让百姓充分尝到了甜头。通江通过着力打造10个重点乡镇村、37个专业村、75个集中连片示范点,目前从事通江银耳相关产业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共300余家、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家、省级示范专合社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带动就业5万余人,综合产值达28亿元。
·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这样一些方面作出规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